ActiveMQ入门以及整合spring boot

青旅半醒 2022-04-17 00:16 286阅读 0赞

一、 ActiveMQ 消息队列的使用

MQ

MQ:Message Queue 消息队列,就是用来在系统之间进行消息传递的

这个队列有一系列具体的实现技术:ActiveMQ、rabbitMQ、kafka、RocketMQ(alibaba)

HttpCilent和MQ的比较

1 HttpClient只能算是两个系统间调用的技术

HttpClient支持跨操作系统跨语言调用

2 MQ可以在两个系统间进行信息交互,并且支持高并发

  1. ActiveMQ支持跨操作系统的java语言中通信
  2. rabbitMQ支持跨操作系统跨编程语言间的通信

1、ActiveMQ简介

什么是ActiveMQ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ActiveMQ工作原理:在本系统中的调用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 解决服务之间代码耦合

2、 使用消息队列,增加系统并发处理量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ActiveMQ应用场景分析:

1、 当系统使用短信平台、邮件平台的时候。

用户注册,重点使用用户信息数据库保存,而发短信、发邮件,增加业务处理复杂度,这时候使用MQ, 将发短信、发邮箱,通知MQ,由另外服务平台完成。解决了代码的耦合问题。

2、 当系统使用搜索平台、缓存平台的时候。

查询数据,建立缓存、索引 ,当再次查询相同数据的时候,不从数据库查询,从缓存或者索引库查询

当增加、修改、删除数据时,发送消息给MQ, 缓存平台、索引平台 从MQ获取到这个信息,更新缓存或者索引

总结:使用MQ作为系统间数据调用的中转站。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ActiveMQ安装和使用

官网:http://activemq.apache.org/

下载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下载windows版本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进行apache-activemq-5.14.0\bin\win64目录 启动activemq.bat 文件

访问:http://localhost:8161/ 点击:Manage ActiveMQ broker

  1. 用户名和密码 都是admin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ActiveMQ使用的是标准生产者和消费者模型

  1. 有两种数据结构 QueueTopic (详见4.2)

1、Queue 队列(P2P消息模型) ,生产者生产了一个消息,只能由一个消费者进行消费 :给微信好友发消息

2、Topic 主题/广播(Pub/Sub消息模型),生产者生产了一个消息,可以由多个消费者进行消费

  1. 微信公众号给粉丝发消息

JMS和ActiveMQ的对应





















JMS消息模型 P2P模式 pub/sub模式
ActiveMQ消息 Queue队列 Topic队列
特点 一对一,一个人发送,只允许一个人接收 一对多,一个人发送,允许多个人接收
  1. 发送的人:生产者
  2. 接收的人:消费者

2、使用Java程序操作ActiveMQ

2.1、Queue-HelloWorld

2.1.1、pom

  1. <dependencies>
  2. <dependency>
  3. <groupId>org.apache.activemq</groupId>
  4. <artifactId>activemq-all</artifactId>
  5. <version>5.14.0</version>
  6. </dependency>
  7. </dependencies>
2.1.2、编写生产者

使用JMS原生API编写测试类,向消息中间件写入消息的开发步骤:

  1. 1 创建链接工厂
  2. 2 从链接工厂中获取链接
  3. 3 启动链接
  4. 4 获取会话
  5. 5 创建Queue队列
  6. 6 创建生产者
  7. 7 创建消息
  8. 8 发送消息
  9. 9 提交请求
  10. 10 关闭各种资源

第一步:在test/java包中,创建包activeMQ_helloworld,创建类ActiveMQProducter

  1. public class ActiveMQProducter {
  2.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Exception{
  3. // 连接工厂
  4. // 使用默认用户名、密码、路径
  5. // 因为:底层实现:final String defaultURL = "tcp://" + DEFAULT_BROKER_HOST + ":" + DEFAULT_BROKER_PORT;
  6. // 所以:路径 tcp://host:61616
  7. //1 创建连接工厂
  8. ActiveMQConnectionFactory connectionFactory = new ActiveMQConnectionFactory();
  9. //2 创建连接
  10. Connection connection = connectionFactory.createConnection();
  11. //3 打开连接
  12. connection.start();
  13. //4 创建会话
  14. //第一个参数:是否开启事务
  15. //第二个参数:消息是否自动确认
  16. Session session = connection.createSession(true, Session.AUTO_ACKNOWLEDGE);
  17. //创建队列
  18. Queue queue = session.createQueue("hello1115");
  19. //5 创建生产者
  20. MessageProducer producer = session.createProducer(queue);
  21. //6 创建消息
  22. Message message = session.createTextMessage("hi i am boy");
  23. //7 发送消息
  24. producer.send(message);
  25. //8 关闭消息
  26. session.commit();
  27. producer.close();
  28. session.close();
  29. connection.close();
  30. System.out.println("消息生产成功");
  31. }
  32. }

第二步:运行代码,在控制台提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第三步:查看页面效果,默认tcp连接activeMQ端口 61616 !!!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1.3、编写消费者

使用JMS原生API编写测试类,向消息中间件消费消息的开发步骤:

  1. 1 创建链接工厂
  2. 2 创建链接
  3. 3 启动链接
  4. 4 获取会话
  5. 5 创建队列
  6. 6 创建消费者
  7. 7 消费消息
  8. 8 提交
  9. 9 关闭资源

第一步:使用MessageConsumer完成消费ActiveMQConsumer.java

  1. public class ActiveMQConsumer {
  2.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Exception {
  3. //创建连接工厂
  4. ActiveMQConnectionFactory connectionFactory = new ActiveMQConnectionFactory();
  5. //创建连接
  6. Connection connection = connectionFactory.createConnection();
  7. //开启连接
  8. connection.start();
  9. //创建会话
  10. /** 第一个参数,是否使用事务 如果设置true,操作消息队列后,必须使用 session.commit(); 如果设置false,操作消息队列后,不使用session.commit(); */
  11. Session session = connection.createSession(true, Session.AUTO_ACKNOWLEDGE);
  12. //创建队列
  13. Queue queue = session.createQueue("hello1115");
  14. //创建消费者
  15. MessageConsumer consumer = session.createConsumer(queue);
  16. while(true){
  17. //失效时间,如果10秒内没有收到新的消息,说明没有消息存在,此时可以退出当前循环
  18. TextMessage message = (TextMessage) consumer.receive(10000);
  19. if(message!=null){
  20. System.out.println(message.getText());
  21. }else {
  22. break;
  23. }
  24. }
  25. //关闭连接
  26. session.commit();
  27. session.close();
  28. connection.close();
  29. System.out.println("消费结束0");
  30. }
  31. }

第二步:查看控制台,发现信息已经被消费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第三步:查看页面效果

访问:http://localhost:8161/ 点击:Manage ActiveMQ broker

  1. 用户名和密码 都是admin

消费前:表示没有消费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消费后:表示已经消费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1.4、监听器消费消息
  1. // 使用监听器消费
  2.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Exception {
  3. // 连接工厂
  4. // 使用默认用户名、密码、路径
  5. // 路径 tcp://host:61616
  6. ConnectionFactory connectionFactory = new ActiveMQConnectionFactory();
  7. // 获取一个连接
  8. Connection connection = connectionFactory.createConnection();
  9. // 开启连接
  10. connection.start();
  11. // 建立会话
  12. // 第一个参数,是否使用事务,如果设置true,操作消息队列后,必须使用 session.commit();
  13. Session session = connection.createSession(false,Session.AUTO_ACKNOWLEDGE);
  14. // 创建队列或者话题对象
  15. Queue queue = session.createQueue("Hello1115");
  16. // 创建消费者
  17. MessageConsumer messageConsumer = session.createConsumer(queue);
  18. messageConsumer.setMessageListener(new MessageListener() {
  19. // 每次接收消息,自动调用 onMessage
  20. public void onMessage(Message message) {
  21. TextMessage textMessage = (TextMessage) message;
  22. try {
  23. System.out.println(textMessage.getText());
  24. } catch (JMSException e) {
  25. e.printStackTrace();
  26. }
  27. }
  28. });
  29. //此时,不能让程序结束,如果结束,监听就结束了
  30. while (true) {
  31. // 目的:不能让程序死掉
  32. }
  33. }

重复测试生成和消费的过程。实现一边生产,一边消费的系统。

2.2、多消费者模式-queue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P2P消息模型中的多消费者模式,得出结论如下:

  • 一个消息只能被一个消费者消费,不可重复消费
  • 多个消费者均分消息(负载均衡策略)
  • 当消费者在消费某个消息的时候,mq一定要等到它的成功回执,才会分发下一个消息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注意:测试的时候一定先启动消费者,然后再启动生产者

###3.3、Topic-HelloWorld

Topic:主题模式、广播模式、pus/sub模式、

  1. //4 获取会话
  2. // 第一个参数:是否开启事务 true 开启事务,后面一定要提交commit
  3. // 第二个参数:是否自动确认消息已经被消费
  4. Session session = connection.createSession(true,Session.AUTO_ACKNOWLEDGE);
  5. //5 创建Topic主题模式
  6. //Queue queue = session.createQueue("java1.0913");
  7. Topic topic = session.createTopic("java1.0319");
  8. //6 创建生产者
  9. MessageProducer producer = session.createProducer(topic);

2.4、多消费者模式-topic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5 queue和topic模式的比较

相同点:

1、都只有一个生产者

2、都可以有多个消费者

不同点:

1、queue队列模式,一个消息只能被一个消费者消费,不能重复消费

当消费者消费某个消息的时候,一定要得到这个消息被成功消费的回执,才会分发下一个消息
queue入队之后,无论等待多久,消息都会一直等待消费者来处理

2、topic广播模式,一个消息可以被多个消费者消费

这个消息无法被成功消费与否,都无所谓

topic要求时间要一致,我正好发,你正好收

3、SpringBoot整合ActiveMQ

在Spring Boot中集成ActiveMQ相对还是比较简单的,都不需要安装什么服务,默认使用内存的activeMQ,当然配合外置ActiveMQ Server会更好。

  1. 我们采用外置ActiveMQ

3.1、创建工程maven子模块

1、在common_parent中导入activeMQ的启动器

  1. <!-- ActiveMQ的启动器 -->
  2. <dependency>
  3. <groupId>org.springframework.boot</groupId>
  4. <artifactId>spring-boot-starter-activemq</artifactId>
  5. </dependency>

2、创建bos-mq子模块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添加项目依赖

  1. <dependencies>
  2. <dependency>
  3. <groupId>org.springframework.boot</groupId>
  4. <artifactId>spring-boot-starter</artifactId>
  5. </dependency>
  6. <!-- ActiveMQ的启动器 -->
  7. <dependency>
  8. <groupId>org.springframework.boot</groupId>
  9. <artifactId>spring-boot-starter-activemq</artifactId>
  10. </dependency>
  11. </dependencies>

4、创建程序入口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代码如下:

  1. @SpringBootApplication
  2. public class BosMqApplication {
  3.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4. SpringApplication.run(BosMqApplication.class, args);
  5. }
  6. }

5、创建application.properties,具体配置如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 # MQ所在的服务器的地址
  2. spring.activemq.broker-url=tcp://127.0.0.1:61616
  3. # 是否使用内置的MQ, true 使用; fale 不使用
  4. spring.activemq.in-memory=false
  5. # 是否在回滚回滚消息之前停止消息传递。这意味着当启用此命令时,消息顺序不会被保留。
  6. spring.activemq.non-blocking-redelivery=false
  7. # 用户名
  8. spring.activemq.password=admin
  9. # 密码
  10. spring.activemq.user=admin

配置的具体意思

  1. spring.activemq.broker-url=tcp://127.0.0.1:61616
  2. # 在考虑结束之前等待的时间
  3. #spring.activemq.close-timeout=15s
  4. # 默认代理URL是否应该在内存中。如果指定了显式代理,则忽略此值。
  5. spring.activemq.in-memory=true
  6. # 是否在回滚回滚消息之前停止消息传递。这意味着当启用此命令时,消息顺序不会被保留。
  7. spring.activemq.non-blocking-redelivery=false
  8. # 密码
  9. spring.activemq.password=admin
  10. # 等待消息发送响应的时间。设置为0等待永远。
  11. spring.activemq.user=admin
  12. # 是否信任所有包
  13. #spring.activemq.packages.trust-all=
  14. # 要信任的特定包的逗号分隔列表(当不信任所有包时)
  15. #spring.activemq.packages.trusted=
  16. # 当连接请求和池满时是否阻塞。设置false会抛“JMSException异常”。
  17. #spring.activemq.pool.block-if-full=true
  18. # 如果池仍然满,则在抛出异常前阻塞时间。
  19. #spring.activemq.pool.block-if-full-timeout=-1ms
  20. # 是否在启动时创建连接。可以在启动时用于加热池。
  21. #spring.activemq.pool.create-connection-on-startup=true
  22. # 是否用Pooledconnectionfactory代替普通的ConnectionFactory。
  23. #spring.activemq.pool.enabled=false
  24. # 连接过期超时。
  25. #spring.activemq.pool.expiry-timeout=0ms
  26. # 连接空闲超时
  27. #spring.activemq.pool.idle-timeout=30s
  28. # 连接池最大连接数
  29. #spring.activemq.pool.max-connections=1
  30. # 每个连接的有效会话的最大数目。
  31. #spring.activemq.pool.maximum-active-session-per-connection=500
  32. # 当有"JMSException"时尝试重新连接
  33. #spring.activemq.pool.reconnect-on-exception=true
  34. # 在空闲连接清除线程之间运行的时间。当为负数时,没有空闲连接驱逐线程运行。
  35. #spring.activemq.pool.time-between-expiration-check=-1ms
  36. # 是否只使用一个MessageProducer
  37. #spring.activemq.pool.use-anonymous-producers=true

6、创建config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代码如下:

  1. package com.czxy.config;
  2. import javax.jms.Queue;
  3. import javax.jms.Topic;
  4. import org.apache.activemq.command.ActiveMQQueue;
  5. import org.apache.activemq.command.ActiveMQTopic;
  6.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context.annotation.Bean;
  7. import org.springframework.context.annotation.Configuration;
  8. @Configuration
  9. public class ActiveMQConfig {
  10. @Bean
  11. public Queue queue() {
  12. return new ActiveMQQueue("Armyman.queue");
  13. }
  14. @Bean
  15. public Topic topic() {
  16. return new ActiveMQTopic("Armyman.topic");
  17. }
  18. }

3.2、编写消费者和生产者

1、编写生产者QueueProducer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 /** * 消息的生产者 * @author Administrator * */
  2. @Componet
  3. @EnableScheduling
  4. public class QueueProducer {
  5. /* * @Autowired // 也可以注入JmsTemplate,JmsMessagingTemplate对JmsTemplate进行了封装 * private JmsMessagingTemplate jmsTemplate; // * 发送消息,destination是发送到的队列,message是待发送的消息 * * @Scheduled(fixedDelay=3000)//每3s执行1次 public void sendMessage(Destination destination, final String message){ jmsTemplate.convertAndSend(destination, message); } */
  6. @Autowired
  7. private JmsMessagingTemplate jmsMessagingTemplate;
  8. @Autowired
  9. private Queue queue;
  10. @Scheduled(fixedDelay=3000)//每3s执行1次
  11. public void send() {
  12. try {
  13. MapMessage mapMessage = new ActiveMQMapMessage();
  14. mapMessage.setString("info", "你还在睡觉");
  15. this.jmsMessagingTemplate.convertAndSend(this.queue, mapMessage);
  16. } catch (Exception e) {
  17. // TODO Auto-generated catch block
  18. e.printStackTrace();
  19. }
  20. }
  21. }

2、编写消费者QueueConsumer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 /** * 消息的消费者 * @author Administrator */
  2. @Component
  3. public class QueueConsumer {
  4. //使用JmsListener配置消费者监听的队列,其中Message是接收到的消息
  5. @JmsListener(destination = "Armyman.queue")
  6. public void receiveQueue(Message message) {
  7. try {
  8. MapMessage mapMessage = (MapMessage) message;
  9. String info = mapMessage.getString("info");
  10. System.out.println(info);
  11. } catch (Exception e) {
  12. e.printStackTrace();
  13. }
  14. }
  15. }

3、启动,测试,OK

3.3 使用内置ActiveMQ

只需要改变properties配置文件,即可运行

  1. # MQ所在的服务器的地址
  2. # spring.activemq.broker-url=tcp://127.0.0.1:61616
  3. # 是否使用SpringBoot内置的MQ, true 使用; fale 不使用
  4. spring.activemq.in-memory=true
  5. # 是否在回滚回滚消息之前停止消息传递。这意味着当启用此命令时,消息顺序不会被保留。
  6. spring.activemq.non-blocking-redelivery=false
  7. # 用户名
  8. # 密码
  9. #spring.activemq.user=admin
  10. # spring.activemq.password=admin

7 应用场景:

  • 用在高并发的请求中

    • 注册短信的发送
    • 注册邮件的发送
    • 秒杀
    • 两个系统间进行消息传递

4.1、消息队列应用场景

以下介绍消息队列在实际应用中常用的使用场景。

异步处理,应用解耦,流量削锋和消息通讯四个场景

4.1.1异步处理

场景说明:用户注册后,需要发注册邮件和注册短信。传统的做法有两种:

1.串行方式;2.并行方式

(1)串行方式:将注册信息写入数据库成功后,发送注册邮件,再发送注册短信。以上三个任务全部完成后,返回给客户端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并行方式:将注册信息写入数据库成功后,发送注册邮件的同时,发送注册短信。以上三个任务完成后,返回给客户端。与串行的差别是,并行的方式可以提高处理的时间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假设三个业务节点每个使用50毫秒钟,不考虑网络等其他开销,则串行方式的时间是150毫秒,并行的时间可能是100毫秒。

因为CPU在单位时间内处理的请求数是一定的,假设CPU在1秒内吞吐量是100次。则串行方式1秒内CPU可处理的请求量是7次(1000/150)。并行方式处理的请求量是10次(1000/100)

小结:如以上案例描述,传统的方式系统的性能(并发量,吞吐量,响应时间)会有瓶颈。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

引入消息队列,将不是必须的业务逻辑,异步处理。改造后的架构如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按照以上约定,用户的响应时间相当于是注册信息写入数据库的时间,也就是50毫秒。注册邮件,发送短信写入消息队列后,直接返回,因此写入消息队列的速度很快,基本可以忽略,因此用户的响应时间可能是50毫秒。因此架构改变后,系统的吞吐量提高到每秒20 QPS。比串行提高了3倍,比并行提高了2倍

4.1.2应用解耦

场景说明:用户下单后,订单系统需要通知库存系统。传统的做法是,订单系统调用库存系统的接口。如下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传统模式的缺点:

l 假如库存系统无法访问,则订单减库存将失败,从而导致订单失败

l 订单系统与库存系统耦合

如何解决以上问题呢?引入应用消息队列后的方案,如下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订单系统:用户下单后,订单系统完成持久化处理,将消息写入消息队列,返回用户订单下单成功
  • 库存系统:订阅下单的消息,采用pub/sub(发布/订阅)的方式,获取下单信息,库存系统根据下单信息,进行库存操作
  • 假如:在下单时库存系统不能正常使用。也不影响正常下单,因为下单后,订单系统写入消息队列就不再关心其他的后续操作了。实现订单系统与库存系统的应用解耦
4.1.3流量削锋

流量削锋也是消息队列中的常用场景,一般在秒杀或团抢活动中使用广泛

应用场景:秒杀活动,一般会因为流量过大,导致流量暴增,应用挂掉。为解决这个问题,一般需要在应用前端加入消息队列。

  • 可以控制活动的人数
  • 可以缓解短时间内高流量压垮应用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用户的请求,服务器接收后,首先写入消息队列。假如消息队列长度超过最大数量,则直接抛弃用户请求或跳转到错误页面
  • 秒杀业务根据消息队列中的请求信息,再做后续处理
4.1.4日志处理

日志处理是指将消息队列用在日志处理中,比如Kafka的应用,解决大量日志传输的问题。架构简化如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 日志采集客户端,负责日志数据采集,定时写受写入Kafka队列
  • Kafka消息队列,负责日志数据的接收,存储和转发
  • 日志处理应用:订阅并消费kafka队列中的日志数据[外链图片转存失败(img-gzmTdxhA-1567492404919)(assets/wps3257.tmp.jpg)]

(1)Kafka:接收用户日志的消息队列

(2)Logstash:做日志解析,统一成JSON输出给Elasticsearch

(3)Elasticsearch:实时日志分析服务的核心技术,一个schemaless,实时的数据存储服务,通过index组织数据,兼具强大的搜索和统计功能

(4)Kibana:基于Elasticsearch的数据可视化组件,超强的数据可视化能力是众多公司选择ELK stack的重要原因

4.1.5消息通讯

消息通讯是指,消息队列一般都内置了高效的通信机制,因此也可以用在纯的消息通讯。比如实现点对点消息队列,或者聊天室等

点对点通讯: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客户端A和客户端B使用同一队列,进行消息通讯。

聊天室通讯: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客户端A,客户端B,客户端N订阅同一主题,进行消息发布和接收。实现类似聊天室效果。

以上实际是消息队列的两种消息模式,点对点或发布订阅模式。模型为示意图,供参考。

4.2、JMS消息服务

消息队列的JAVAEE规范JMS 。JMS(Java Message Service,java消息服务)API是一个消息服务的标准/规范,允许应用程序组件基于JavaEE平台创建、发送、接收和读取消息。它使分布式通信耦合度更低,消息服务更加可靠以及异步性。

4.2.1 消息模型

在JMS标准中,有两种消息模型P2P(Point to Point),Publish/Subscribe(Pub/Sub)。

4.2.2 P2P模式-队列模式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P2P模式包含三个角色:消息队列(Queue),发送者(Sender),接收者(Receiver)。每个消息都被发送到一个特定的队列,接收者从队列中获取消息。队列保留着消息,直到他们被消费或超时。

P2P的特点

  • 每个消息只能被一个消费者(Consumer)消费(即一旦被消费,消息就不再存在于消息队列中)
  • 发送者和接收者之间在时间上没有依赖性,也就是说当发送者发送了消息之后,不管接收者有没有正在运行,它不会影响到消息被发送到队列
  • 接收者在成功接收消息之后需向队列应答成功

如果希望发送的每个消息都会被成功处理的话,那么需要P2P模式。

4.2.3 Pub/Sub模式–广播/主题模式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包含三个角色主题(Topic),发布者(Publisher),订阅者(Subscriber) 多个发布者将消息发送到Topic,系统将这些消息传递给多个订阅者。

Pub/Sub的特点

  • 每个消息可以有多个消费者
  • 发布者和订阅者之间有时间上的依赖性。针对某个主题(Topic)的订阅者,它必须创建一个订阅者之后,才能消费发布者的消息
  • 为了消费消息,订阅者必须保持运行的状态

为了缓和这样严格的时间相关性,JMS允许订阅者创建一个可持久化的订阅。这样,即使订阅者没有被激活(运行),它也能接收到发布者的消息。

如果希望发送的消息可以被多个消费者处理的话,那么可以采用Pub/Sub模型。

4.3.消息消费方式

在JMS中,消息的产生和消费都是异步的。对于消费来说,JMS的消息者可以通过两种方式来消费消息。

(1)同步

订阅者或接收者通过receive方法来接收消息,receive方法在接收到消息之前(或超时之前)将一直阻塞;

(2)异步

订阅者或接收者可以注册为一个消息监听器。当消息到达之后,系统自动调用监听器的onMessage方法。

发表评论

表情:
评论列表 (有 0 条评论,286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