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Java程序员必背知识点】JAVA 基础 小灰灰 2023-09-29 15:14 58阅读 0赞 #### 目录 #### * 5. JAVA 基础 * * 5.1.1. JAVA 异常分类及处理 * * 5.1.1.1. 概念 * 5.1.1.2. 异常分类 * 5.1.1.3. 异常的处理方式 * 5.1.1.4. Throw 和 throws 的区别: * 5.1.2. JAVA 反射 * * 5.1.2.1. 动态语言 * 5.1.2.2. 反射机制概念 (运行状态中知道类所有的属性和方法) * 5.1.2.3. 反射的应用场合 * 5.1.2.4. Java 反射 API * 5.1.2.5. 反射使用步骤(获取 Class 对象、调用对象方法) * 5.1.2.6. 获取 Class 对象的 3 种方法 * 5.1.2.7. 创建对象的两种方法 * 5.1.3. JAVA 注解 * * 5.1.3.1. 概念 * 5.1.3.2. 4 种标准元注解 * 5.1.3.3. 注解处理器 * 5.1.4. JAVA 内部类 * * 5.1.4.1. 静态内部类 * 5.1.4.2. 成员内部类 * 5.1.4.3. 局部内部类(定义在方法中的类) * 5.1.4.4. 匿名内部类(要继承一个父类或者实现一个接口、直接使用new 来生成一个对象的引用) * 5.1.5. JAVA 泛型 * * 5.1.5.1. 泛型方法 ( < E > ) * 5.1.5.2. 泛型类< T > * 5.1.5.3. 类型通配符? * 5.1.5.4. 类型擦除 * 5.1.6. JAVA 序列化( 创建可复用的 Java 对象) * 5.1.7. JAVA 复制 * * 5.1.7.1. 直接赋值复制 * 5.1.7.2. 浅复制(复制引用但不复制引用的对象) * 5.1.7.3. 深复制(复制对象和其应用对象) * 5.1.7.4. 序列化(深 clone 一中实现) -------------------- ## 5. JAVA 基础 ## ### 5.1.1. JAVA 异常分类及处理 ### #### 5.1.1.1. 概念 #### 如果某个方法不能按照正常的途径完成任务,就可以通过另一种路径退出方法。在这种情况下 会抛出一个封装了错误信息的对象。此时,这个方法会立刻退出同时不返回任何值。另外,调用 这个方法的其他代码也无法继续执行,异常处理机制会将代码执行交给异常处理器。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a5a3a171397e4a01aef1261bb4f88eb6.png] #### 5.1.1.2. 异常分类 #### Throwable 是 Java 语言中所有错误或异常的超类。下一层分为 Error 和 Exception **Error** 1.Error 类是指 java 运行时系统的内部错误和资源耗尽错误。应用程序不会抛出该类对象。如果 出现了这样的错误,除了告知用户,剩下的就是尽力使程序安全的终止。 **Exception**(RuntimeException、CheckedException) 2.Exception 又有两个分支,一个是运行时异常 RuntimeException ,一个是 CheckedException。 **RuntimeException** 如 : NullPointerException 、 ClassCastException ;一个是检查异常 CheckedException,如 I/O 错误导致的 IOException、SQLException。 RuntimeException 是 那些可能在 Java 虚拟机正常运行期间抛出的异常的超类。 如果出现 RuntimeException,那么一 定是程序员的错误. **检查异常 CheckedException**:一般是外部错误,这种异常都发生在编译阶段,Java 编译器会强 制程序去捕获此类异常,即会出现要求你把这段可能出现异常的程序进行 try catch,该类异常一 般包括几个方面: 1. 试图在文件尾部读取数据 2. 试图打开一个错误格式的 URL 3. 试图根据给定的字符串查找 class 对象,而这个字符串表示的类并不存在 #### 5.1.1.3. 异常的处理方式 #### 遇到问题不进行具体处理,而是继续抛给调用者 (throw,throws) 抛出异常有三种形式,一是 throw,一个 throws,还有一种系统自动抛异常。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tring s = "abc"; if(s.equals("abc")) { throw new NumberFormatException(); } else { System.out.println(s); } } int div(int a,int b) throws Exception{ return a/b; } **try catch** 捕获异常针对性处理方式 #### 5.1.1.4. Throw 和 throws 的区别: #### **位置不同** 1.throws 用在函数上,后面跟的是异常类,可以跟多个;而 throw 用在函数内,后面跟的 是异常对象。 **功能不同** 2.throws 用来声明异常,让调用者只知道该功能可能出现的问题,可以给出预先的处理方 式;throw 抛出具体的问题对象,执行到 throw,功能就已经结束了,跳转到调用者,并 将具体的问题对象抛给调用者。也就是说 throw 语句独立存在时,下面不要定义其他语 句,因为执行不到。 3.throws 表示出现异常的一种可能性,并不一定会发生这些异常;throw 则是抛出了异常, 执行 throw 则一定抛出了某种异常对象。 4.两者都是消极处理异常的方式,只是抛出或者可能抛出异常,但是不会由函数去处理异 常,真正的处理异常由函数的上层调用处理。 ### 5.1.2. JAVA 反射 ### #### 5.1.2.1. 动态语言 #### 动态语言,是指程序在运行时可以改变其结构:新的函数可以引进,已有的函数可以被删除等结 构上的变化。比如常见的 JavaScript 就是动态语言,除此之外 Ruby,Python 等也属于动态语言, 而 C、C++则不属于动态语言。从反射角度说 JAVA 属于半动态语言。 #### 5.1.2.2. 反射机制概念 (运行状态中知道类所有的属性和方法) ####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788701b2abae41dd8dad85dc9d710dd2.png] 在 Java 中的反射机制是指在运行状态中,对于任意一个类都能够知道这个类所有的属性和方法; 并且对于任意一个对象,都能够调用它的任意一个方法;这种动态获取信息以及动态调用对象方 法的功能成为 Java 语言的反射机制。 #### 5.1.2.3. 反射的应用场合 #### 编译时类型和运行时类型 在 Java 程序中许多对象在运行是都会出现两种类型:编译时类型和运行时类型。 编译时的类型由 声明对象时实用的类型来决定,运行时的类型由实际赋值给对象的类型决定 。如: Person p=new Student(); 其中编译时类型为 Person,运行时类型为 Student。 程序在运行时还可能接收到外部传入的对象,该对象的编译时类型为 Object,但是程序有需要调用 该对象的运行时类型的方法。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程序需要在运行时发现对象和类的真实信息。 然而,如果编译时根本无法预知该对象和类属于哪些类,程序只能依靠运行时信息来发现该对象 和类的真实信息,此时就必须使用到反射了。 #### 5.1.2.4. Java 反射 API #### 反射 API 用来生成 JVM 中的类、接口或则对象的信息。 1. Class 类:反射的核心类,可以获取类的属性,方法等信息。 2. Field 类:Java.lang.reflec 包中的类,表示类的成员变量,可以用来获取和设置类之中的属性值。 3. Method 类: Java.lang.reflec 包中的类,表示类的方法,它可以用来获取类中的方法信息或者执行方法。 4. Constructor 类: Java.lang.reflec 包中的类,表示类的构造方法。 #### 5.1.2.5. 反射使用步骤(获取 Class 对象、调用对象方法) #### 1. 获取想要操作的类的 Class 对象,他是反射的核心,通过 Class 对象我们可以任意调用类的方法。 2. 调用 Class 类中的方法,既就是反射的使用阶段。 3. 使用反射 API 来操作这些信息。 #### 5.1.2.6. 获取 Class 对象的 3 种方法 #### 调用某个对象的 getClass()方法 Person p=new Person(); Class clazz=p.getClass(); 调用某个类的 class 属性来获取该类对应的 Class 对象 Class clazz=Person.class; 使用 Class 类中的 forName()静态方法(最安全/性能最好) Class clazz=Class.forName(“类的全路径”); (最常用) 当我们获得了想要操作的类的 Class 对象后,可以通过 Class 类中的方法获取并查看该类中的方法 和属性。 //获取 Person 类的 Class 对象 Class clazz=Class.forName("reflection.Person"); //获取 Person 类的所有方法信息 Method[] method=clazz.getDeclaredMethods(); for(Method m:method){ System.out.println(m.toString()); } //获取 Person 类的所有成员属性信息 Field[] field=clazz.getDeclaredFields(); for(Field f:field){ System.out.println(f.toString()); } //获取 Person 类的所有构造方法信息 Constructor[] constructor=clazz.getDeclaredConstructors(); for(Constructor c:constructor){ System.out.println(c.toString()); } #### 5.1.2.7. 创建对象的两种方法 #### **Class 对象的 newInstance()** 1.使用 Class 对象的 newInstance()方法来创建该 Class 对象对应类的实例,但是这种方法要求 该 Class 对象对应的类有默认的空构造器。 **调用 Constructor 对象的 newInstance()** 2.先使用 Class 对象获取指定的 Constructor 对象,再调用 Constructor 对象的 newInstance() 方法来创建 Class 对象对应类的实例,通过这种方法可以选定构造方法创建实例。 //获取 Person 类的 Class 对象 Class clazz=Class.forName("reflection.Person"); //使用.newInstane 方法创建对象 Person p=(Person) clazz.newInstance(); //获取构造方法并创建对象 Constructor c=clazz.getDeclaredConstructor(String.class,String.class,int.class); //创建对象并设置属性 Person p1=(Person) c.newInstance("李四","男",20); ### 5.1.3. JAVA 注解 ### #### 5.1.3.1. 概念 #### Annotation(注解)是 Java 提供的一种对元程序中元素关联信息和元数据(metadata)的途径 和方法。Annatation(注解)是一个接口,程序可以通过反射来获取指定程序中元素的 Annotation 对象,然后通过该 Annotation 对象来获取注解中的元数据信息。 #### 5.1.3.2. 4 种标准元注解 #### 元注解的作用是负责注解其他注解。 Java5.0 定义了 4 个标准的 meta-annotation 类型,它们被 用来提供对其它 annotation 类型作说明。 **@Target 修饰的对象范围** @Target说明了Annotation所修饰的对象范围: Annotation可被用于 packages、types(类、 接口、枚举、Annotation 类型)、类型成员(方法、构造方法、成员变量、枚举值)、方法参数 和本地变量(如循环变量、catch 参数)。在 Annotation 类型的声明中使用了 target 可更加明晰 其修饰的目标 **@Retention 定义 被保留的时间长短** Retention 定义了该 Annotation 被保留的时间长短:表示需要在什么级别保存注解信息,用于描 述注解的生命周期(即:被描述的注解在什么范围内有效),取值(RetentionPoicy)由: * SOURCE:在源文件中有效(即源文件保留) * CLASS:在 class 文件中有效(即 class 保留) * RUNTIME:在运行时有效(即运行时保留) **@Documented 描述-javadoc** @ Documented 用于描述其它类型的 annotation 应该被作为被标注的程序成员的公共 API,因 此可以被例如 javadoc 此类的工具文档化。 **@Inherited 阐述了某个被标注的类型是被继承的** @Inherited 元注解是一个标记注解,@Inherited 阐述了某个被标注的类型是被继承的。如果一 个使用了@Inherited 修饰的 annotation 类型被用于一个 class,则这个 annotation 将被用于该 class 的子类。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9b8a9c3a23874a72b676b8bea0c503cb.png] #### 5.1.3.3. 注解处理器 #### 如果没有用来读取注解的方法和工作,那么注解也就不会比注释更有用处了。使用注解的过程中, 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创建于使用注解处理器。Java SE5 扩展了反射机制的 API,以帮助程序员快速 的构造自定义注解处理器。下面实现一个注解处理器。 /1:*** 定义注解*/ @Target(ElementType.FIELD) @Retention(RetentionPolicy.RUNTIME) @Documented public @interface FruitProvider { /**供应商编号*/ public int id() default -1; /*** 供应商名称*/ public String name() default ""; /** * 供应商地址*/ public String address() default ""; } //2:注解使用 public class Apple { @FruitProvider(id = 1, name = "陕西红富士集团", address = "陕西省西安市延安路") private String appleProvider; public void setAppleProvider(String appleProvider) { this.appleProvider = appleProvider; } public String getAppleProvider() { return appleProvider; } } /3:*********** 注解处理器 ***************/ public class FruitInfoUtil { public static void getFruitInfo(Class<?> clazz) { String strFruitProvicer = "供应商信息:"; Field[] fields = clazz.getDeclaredFields();//通过反射获取处理注解 for (Field field : fields) { if (field.isAnnotationPresent(FruitProvider.class)) { FruitProvider fruitProvider = (FruitProvider) field.getAnnotation(FruitProvider.class); //注解信息的处理地方 strFruitProvicer = " 供应商编号:" + fruitProvider.id() + " 供应商名称:" + fruitProvider.name() + " 供应商地址:"+ fruitProvider.address(); System.out.println(strFruitProvicer); } } } } public class FruitRun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FruitInfoUtil.getFruitInfo(Apple.class); /***********输出结果***************/ // 供应商编号:1 供应商名称:陕西红富士集团 供应商地址:陕西省西安市延 } } ### 5.1.4. JAVA 内部类 ### Java 类中不仅可以定义变量和方法,还可以定义类,这样定义在类内部的类就被称为内部类。根 据定义的方式不同,内部类分为静态内部类,成员内部类,局部内部类,匿名内部类四种。 #### 5.1.4.1. 静态内部类 #### 定义在类内部的静态类,就是静态内部类。 public class Out { private static int a; private int b; public static class Inner { public void print() { System.out.println(a); } } } 1. 静态内部类可以访问外部类所有的静态变量和方法,即使是 private 的也一样。 2. 静态内部类和一般类一致,可以定义静态变量、方法,构造方法等。 3. 其它类使用静态内部类需要使用“外部类.静态内部类”方式,如下所示:Out.Inner inner = new Out.Inner();inner.print(); 4. Java集合类HashMap内部就有一个静态内部类Entry。Entry是HashMap存放元素的抽象, HashMap 内部维护 Entry 数组用了存放元素,但是 Entry 对使用者是透明的。像这种和外部 类关系密切的,且不依赖外部类实例的,都可以使用静态内部类。 #### 5.1.4.2. 成员内部类 #### 定义在类内部的非静态类,就是成员内部类。成员内部类不能定义静态方法和变量(final 修饰的 除外)。这是因为成员内部类是非静态的,类初始化的时候先初始化静态成员,如果允许成员内 部类定义静态变量,那么成员内部类的静态变量初始化顺序是有歧义的。 public class Out { private static int a; private int b; public class Inner { public void print() { System.out.println(a); System.out.println(b); } } } #### 5.1.4.3. 局部内部类(定义在方法中的类) #### 定义在方法中的类,就是局部类。如果一个类只在某个方法中使用,则可以考虑使用局部类。 public class Out { private static int a; private int b; public void test(final int c) { final int d = 1; class Inner { public void print() { System.out.println(c); } } } } #### 5.1.4.4. 匿名内部类(要继承一个父类或者实现一个接口、直接使用new 来生成一个对象的引用) #### 匿名内部类我们必须要继承一个父类或者实现一个接口,当然也仅能只继承一个父类或者实现一 个接口。同时它也是没有 class 关键字,这是因为匿名内部类是直接使用 new 来生成一个对象的引 用。 public abstract class Bird { private String name; public String getName() { return name; } public void setName(String name) { this.name = name; } public abstract int fly(); } public class Test { public void test(Bird bird){ System.out.println(bird.getName() + "能够飞 " + bird.fly() + "米");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Test test = new Test(); test.test(new Bird() { public int fly() { return 10000; } public String getName() { return "大雁"; } }); } } ### 5.1.5. JAVA 泛型 ### 泛型提供了编译时类型安全检测机制,该机制允许程序员在编译时检测到非法的类型。泛型的本 质是参数化类型,也就是说所操作的数据类型被指定为一个参数。比如我们要写一个排序方法, 能够对整型数组、字符串数组甚至其他任何类型的数组进行排序,我们就可以使用 Java 泛型。 #### 5.1.5.1. 泛型方法 ( < E > ) #### 你可以写一个泛型方法,该方法在调用时可以接收不同类型的参数。根据传递给泛型方法的参数 类型,编译器适当地处理每一个方法调用。 // 泛型方法 printArray public static < E > void printArray( E[] inputArray ) { for ( E element : inputArray ){ System.out.printf( "%s ", element ); } 1. <? extends T>表示该通配符所代表的类型是 T 类型的子类。 2. <? super T>表示该通配符所代表的类型是 T 类型的父类。 #### 5.1.5.2. 泛型类< T > #### 泛型类的声明和非泛型类的声明类似,除了在类名后面添加了类型参数声明部分。和泛型方法一 样,泛型类的类型参数声明部分也包含一个或多个类型参数,参数间用逗号隔开。一个泛型参数, 也被称为一个类型变量,是用于指定一个泛型类型名称的标识符。因为他们接受一个或多个参数, 这些类被称为参数化的类或参数化的类型。 public class Box<T> { private T t; public void add(T t) { this.t = t; } public T get() { return t; } #### 5.1.5.3. 类型通配符? #### 类 型 通 配 符 一 般 是 使 用 ? 代 替 具 体 的 类 型 参 数 。 例 如 List<?> 在 逻 辑 上 是 List,List 等所有 List<具体类型实参>的父类。 #### 5.1.5.4. 类型擦除 #### Java 中的泛型基本上都是在编译器这个层次来实现的。在生成的 Java 字节代码中是不包含泛 型中的类型信息的。使用泛型的时候加上的类型参数,会被编译器在编译的时候去掉。这个 过程就称为类型擦除。如在代码中定义的 List和 List等类型,在编译之后 都会变成 List。JVM 看到的只是 List,而由泛型附加的类型信息对 JVM 来说是不可见的。 类型擦除的基本过程也比较简单,首先是找到用来替换类型参数的具体类。这个具体类一般 是 Object。如果指定了类型参数的上界的话,则使用这个上界。把代码中的类型参数都替换 成具体的类。 ### 5.1.6. JAVA 序列化( 创建可复用的 Java 对象) ### *保存 ( 持久化 ) 对象 及其状态到内存或者磁盘* Java 平台允许我们在内存中创建可复用的 Java 对象,但一般情况下,只有当 JVM 处于运行时, 这些对象才可能存在,即,这些对象的生命周期不会比 JVM 的生命周期更长。但在现实应用中, 就可能要求在JVM停止运行之后能够保存(持久化)指定的对象,并在将来重新读取被保存的对象。 Java 对象序列化就能够帮助我们实现该功能。 *序列化对象以字节数组保持 - 静态成员不保存* 使用 Java 对象序列化,在保存对象时,会把其状态保存为一组字节,在未来,再将这些字节组装 成对象。必须注意地是,对象序列化保存的是对象的”状态”,即它的成员变量。由此可知,对 象序列化不会关注类中的静态变量。 *序列化用户远程对象传输* 除了在持久化对象时会用到对象序列化之外,当使用 RMI(远程方法调用),或在网络中传递对象时, 都会用到对象序列化。Java序列化API为处理对象序列化提供了一个标准机制,该API简单易用。 *Serializable 实现序列化* 在 Java 中,只要一个类实现了 java.io.Serializable 接口,那么它就可以被序列化。 ObjectOutputStream 和 ObjectInputStream 对对象进行序列化及反序列化 通过 ObjectOutputStream 和 ObjectInputStream 对对象进行序列化及反序列化。 *writeObject 和 readObject 自定义序列化策略* 在类中增加 writeObject 和 readObject 方法可以实现自定义序列化策略。 *序列化 ID* 虚拟机是否允许反序列化,不仅取决于类路径和功能代码是否一致,一个非常重要的一点是两个 类的序列化 ID 是否一致(就是 private static final long serialVersionUID) *序列化并不保存静态变量 序列化子父类说明* 要想将父类对象也序列化,就需要让父类也实现 Serializable 接口。 **Transient** 关键字阻止该变量被序列化到文件中 1. 在变量声明前加上 Transient 关键字,可以阻止该变量被序列化到文件中,在被反序列 化后,transient 变量的值被设为初始值,如 int 型的是 0,对象型的是 null。 2. 服务器端给客户端发送序列化对象数据,对象中有一些数据是敏感的,比如密码字符串 等,希望对该密码字段在序列化时,进行加密,而客户端如果拥有解密的密钥,只有在 客户端进行反序列化时,才可以对密码进行读取,这样可以一定程度保证序列化对象的 数据安全。 ### 5.1.7. JAVA 复制 ### 将一个对象的引用复制给另外一个对象,一共有三种方式。第一种方式是直接赋值,第二种方式 是浅拷贝,第三种是深拷贝。所以大家知道了哈,这三种概念实际上都是为了拷贝对象。 #### 5.1.7.1. 直接赋值复制 #### 直接赋值。在 Java 中,A a1 = a2,我们需要理解的是这实际上复制的是引用,也就是 说 a1 和 a2 指向的是同一个对象。因此,当 a1 变化的时候,a2 里面的成员变量也会跟 着变化。 #### 5.1.7.2. 浅复制(复制引用但不复制引用的对象) #### 创建一个新对象,然后将当前对象的非静态字段复制到该新对象,如果字段是值类型的, 那么对该字段执行复制;如果该字段是引用类型的话,则复制引用但不复制引用的对象。 因此,原始对象及其副本引用同一个对象。 class Resume implements Cloneable{ public Object clone() { try { return (Resume)super.clone(); } catch (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return null; } } } #### 5.1.7.3. 深复制(复制对象和其应用对象) #### 深拷贝不仅复制对象本身,而且复制对象包含的引用指向的所有对象。 class Student implements Cloneable { String name; int age; Professor p; Student(String name, int age, Professor p) { this.name = name; this.age = age; this.p = p; } public Object clone() { Student o = null; try { o = (Student) super.clone(); } catch (CloneNotSupportedException e) { System.out.println(e.toString()); } o.p = (Professor) p.clone(); return o; } } #### 5.1.7.4. 序列化(深 clone 一中实现) #### 在 Java 语言里深复制一个对象,常常可以先使对象实现 Serializable 接口,然后把对 象(实际上只是对象的一个拷贝)写到一个流里,再从流里读出来,便可以重建对象。 [a5a3a171397e4a01aef1261bb4f88eb6.png]: https://img-blog.csdnimg.cn/a5a3a171397e4a01aef1261bb4f88eb6.png [788701b2abae41dd8dad85dc9d710dd2.png]: https://img-blog.csdnimg.cn/788701b2abae41dd8dad85dc9d710dd2.png [9b8a9c3a23874a72b676b8bea0c503cb.png]: https://img-blog.csdnimg.cn/9b8a9c3a23874a72b676b8bea0c503cb.png
相关 (三)【Java程序员必背知识点】JAVA 集合 目录 3. JAVA 集合 3.1. 接口继承关系和实现 3.2. List 3.2.1. ArrayList (数组 迷南。/ 2023年09月29日 15:37/ 0 赞/ 59 阅读
相关 (六)【Java程序员必背知识点】Spring 目录 6. Spring 原理 6.1.1. Spring 特点 6.1.1.1. 轻量级 浅浅的花香味﹌/ 2023年09月29日 15:29/ 0 赞/ 54 阅读
相关 (二)【Java程序员必背知识点】JVM 目录 2. JVM 2.1. 线程 2.2. JVM 2.2.1. 程序计数器( 线程私有) 2 妖狐艹你老母/ 2023年09月29日 15:22/ 0 赞/ 57 阅读
相关 (五)【Java程序员必背知识点】JAVA 基础 目录 5. JAVA 基础 5.1.1. JAVA 异常分类及处理 5.1.1.1. 概念 5.1.1.2. 小灰灰/ 2023年09月29日 15:14/ 0 赞/ 59 阅读
相关 (九)【Java程序员必背知识点】 网络 目录 9.1.1. 网络 7 层架构 9.1.2. TCP/IP 原理 9.1.2.1. 网络 访问层 Bertha 。/ 2023年09月28日 08:29/ 0 赞/ 191 阅读
相关 (八)【Java程序员必背知识点】Netty 与 RPC 目录 8.1.1. Netty 原理 8.1.2. Netty 高性能 8.1.2.1. 多路复用 通 待我称王封你为后i/ 2023年09月28日 08:27/ 0 赞/ 143 阅读
相关 (七)【Java程序员必背知识点】微服务 目录 7.1.1. 服务 注册 发现 7.1.1.1. 客户端注册 (zookeeper ) 分手后的思念是犯贱/ 2023年09月28日 08:20/ 0 赞/ 63 阅读
相关 (十二)【Java程序员必背知识点】Kafka 目录 12.1.1. Kafka 概念 12.1.2. Kafka 数据存储设计 12.1.2.1. 我会带着你远行/ 2023年09月28日 08:18/ 0 赞/ 61 阅读
相关 (十九)【Java程序员必背知识点】数据库 目录 19.1.1. 存储引擎 19.1.1.1. 概念 19.1.1.2. InnoDB ( 以你之姓@/ 2023年09月28日 08:12/ 0 赞/ 156 阅读
相关 (十三)【Java程序员必背知识点】RabbitMQ 目录 13.1.1. 概念 13.1.2. RabbitMQ 架构 13.1.2.1. Message 心已赠人/ 2023年09月28日 08:12/ 0 赞/ 88 阅读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