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评论取消回复
相关阅读
相关 计算机网络之物理层(数据通信有关)
一、概述 1.1物理层引入的目的 屏蔽掉传输介质的多样性,导致数据传输方式的不同;物理层的引入使得高层看到的数据都是统一的0,1构成的比特流![ef30...
相关 【计算机网络篇】物理层(2)传输方式
接收端在每个比特信号的中间时刻进行采样,以判别接收的是比特0还是比特1,这就要求收发双方对表示比特的信号的时间长度达成一致,即所谓的同步。然而,在不采取任何其他措施的情况...
相关 2.1.1计算机网络(奈氏准则 香农定理 码元 速率 波特 带宽 物理层概念 通信方式 传输方式)
目录 物理层基本概念 1.机械特性 2.电气特性 3.功能特性 4.规程特性 数据通信基础知识 1.典型的数据通信模型 2.数据通信相关术语 三种通信方式
相关 2.1.1 物理层接口特性、数据通信模型、物理层基本概念(数据、信号、码元 、信源、信道、信宿 、速率、波特、带宽)(转载)
原文链接:[https://blog.csdn.net/weixin\_43914604/article/details/104679775][https_blog.csdn.
相关 【计算机网络】物理层传输介质
传输介质 传输介质也称传输媒体,它是发送设备和接收设备之间的物理通路。 传输介质可分为导向传输介质和非导向传输介质。 导向传输介质中,电磁波被导向沿着固体媒介(铜
相关 【计算机网络】物理层的基本概念
物理层考虑的是怎样才能在连接各种计算机的传输媒体上传输数据比特流,而不是指连接计算机的具体的物理设备或具体的传输媒体。 物理层的作用是尽可能地屏蔽计算机网络中的物理设备、传输
相关 【计算机网络】物理层下面的传输媒体
传输媒体也称为传输介质或传输媒介,是数据传输系统中在发送器和接收器之间的物理通路。 传输媒体可分为两类: 导引型传输媒体 非导引型传输媒体(自由空间) 导引
相关 计算机网络【物理层】
主要任务 描述为确定与传输媒体的接口有关的特性: 机械特性:知名接口所用接线器的形状和尺寸、引脚数目和排列、固定和锁定装置等 电气特性:指明再接口电缆的各条
相关 计算机网络----物理层
初识: 物理层: 是计算机网络OSI模型中最低的一层 物理层规定: 为传输数据所需要的物理链路创建,维持,提供具有机械,电子,功能的,和规范的特性 简单的说,物理层
相关 计算机网络-物理层
文章目录 通信方式 带通调制 通信方式 根据信息在传输线上的传送方向,分为以下三种通信方式: 单工通信:单向传输 半双工通信:双向交替传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