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VM内存区域及垃圾收集算法实例

原创 不念不忘少年蓝@ 2024-12-11 16:27 58阅读 0赞

在Java Virtual Machine (JVM)中,内存区域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1. 栈区(Stack):线程运行过程中的局部变量区。每个方法的执行都在自己的栈中进行。

  2. 堆区(Heap):Java程序运行过程中,所有对象的存储空间都由堆来提供。

  3. 方法区(Method Area)

    • 类加载区(Classloading Area):存放已经被加载类的信息,包括加载时间、版本号等。
    • 常量池(Constant Pool):存放运行期常量,如字符串、数值等。

垃圾收集算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 标记-清除(Mark-Sweep)

    • 基本过程是遍历所有对象,标记为可达的。然后清除未标记的对象。
    • 优点是简单实现,适合小规模应用。
    • 缺点是空间碎片多,效率较低。
  2. 复制(Copy)

    • 将内存区域分为两部分,创建两个完全独立的内存拷贝。
    • 优点是垃圾收集时不会产生碎片,且能提供更好的并发支持。
    • 缺点是空间开销大,适合对存储空间要求较高的场景。
  3. 分代(Generational)

    • 根据对象存活时间长短,将内存分为多个区域,不同区域的回收策略可能不同。
    • 优点是简化了垃圾收集,能提高部分场景下的性能。
    • 缺点是可能会出现某些区域不能有效回收的问题。

以上是Java JVM内存区域和一些常见垃圾收集算法的基本理解。实际应用中,具体的内存布局、分配策略、垃圾回收算法等都会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进行优化和选择。

文章版权声明:注明蒲公英云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发表评论

表情:
评论列表 (有 0 条评论,58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

相关阅读

    相关 JVM垃圾收集算法

    标记-清除算法 分为标记,清除两个阶段,首先标记所有需要回收的对象,标记完成后统一回收所有被标记的对象。 主要有两个不足:一是标记和清除两个过程的效率都不高;二是标记,

    相关 JVM垃圾收集算法

    1、标记\-清除算法 ![Center][] 算法分为两个阶段 标记和清除 (1)标记出要回收的对象,在标记完成后统一回收未被标记的对象,从根节点出发,若是存在引用

    相关 JVM-垃圾收集算法

    ![70][] > 标记-清除算法(Mark-Sweep) 最基础的收集算法就是“标记-清除”算法,如同名字一样,算法分两个阶段标记和清除。 首先标记出所有需要回收的对象

    相关 JVM垃圾收集算法

    判断一个对象是否能被回收有两种方式: 1. 引用计数算法:给对象添加一个引用计数器,每当有地方引用它时,计数器加1;当引用失效时,计数器减1。任何时刻计数器为0的对象就是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