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程安全问题

旧城等待, 2023-10-01 19:02 122阅读 0赞

定义

首先大家需要思考一下何为线程安全性呢???

《Java并发编程实战》书中给出定义:当多个线程访问某个类时,不管运行时环境采用何种调度方式或者这些线程将如何交替执行,并且在调用代码中不需要任何额外的同步,这个类都能表现出正确的行为,那么这个类就是线程安全的。

对于线程安全性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原子性有序性可见性

原子性: 提供互斥访问,同一时刻只能有一个线程对数据进行操作;例如:atomicXXX类,synchronized关键字的应用。

有序性: 一个线程观察其他线程中的指令执行顺序,由于指令重排序,该观察结果一般杂乱无序;例如,happens-before原则。

可见性: 一个线程对主内存的修改可以及时地被其他线程看到;例如:synchronized,volatile。

原子性

AtomicXxx

谈起原子性肯定离不开众所周知的Atomic包,JDK里面提供了很多atomic类,AtomicInteger,AtomicLong,AtomicBoolean等等。

以AtomicInteger为例:

  1. class AtomicIntegerExample {
  2. private static final Logger log = LoggerFactory.getLogger(AtomicIntegerExample.class);
  3. // 请求总数
  4. public static int requestTotal = 500;
  5. // 并发执行的线程数
  6. public static int threadTotal = 20;
  7. public static AtomicInteger count = new AtomicInteger(0);
  8.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Exception {
  9. ExecutorService executorService = Executors.newCachedThreadPool();//获取线程池
  10. final Semaphore semaphore = new Semaphore(threadTotal);//定义信号量
  11. final CountDownLatch countDownLatch = new CountDownLatch(requestTotal);
  12. for (int i = 0; i < requestTotal ; i++) {
  13. executorService.execute(() -> {
  14. try {
  15. semaphore.acquire();
  16. add();
  17. semaphore.release();
  18. } catch (Exception e) {
  19. log.error("exception", e);
  20. }
  21. countDownLatch.countDown();
  22. });
  23. }
  24. countDownLatch.await();
  25. executorService.shutdown();
  26. log.info("count:{}", count.get());
  27. }
  28. private static void add() {
  29. count.incrementAndGet();
  30. }
  31. }

跟着这个Demo,试着debuge一下,看下底层如何实现的???

关键方法:incrementAndGet()

  1. /**
  2. * Atomically increments by one the current value.
  3. *
  4. * @return the updated value
  5. */
  6. public final int incrementAndGet() {
  7. return unsafe.getAndAddInt(this, valueOffset, 1) + 1;
  8. }

AtomicInteger中的incrementAndGet方法就是乐观锁的一个实现,使用自旋(循环检测更新)的方式来更新内存中的值并通过底层CPU执行来保证是更新操作是原子操作。

使用自旋锁机制便会造成何种问题呢???

如果长时间自旋不成功,则会给CPU带来非常大的执行开销。

随之我们跟进getAndAddInt方法,即魔法类UnSafe

  1. public final int getAndAddInt(Object var1, long var2, int var4) {
  2. int var5;
  3. do {
  4. //获取当前对象的值
  5. var5 = this.getIntVolatile(var1, var2);
  6. } while(!this.compareAndSwapInt(var1, var2, var5, var5 + var4));
  7. return var5;
  8. }

大家先分析一下这个方法的代码结构:do-while(),然后再理解执行逻辑。

首先通过调用getIntVolatile()方法,使用对象的引用与值的偏移量得到当前值,然后调用compareAndSwapInt检测如果obj内的value和expect相等,就证明没有其他线程改变过这个变量,那么就更新它为update,如果这一步的CAS没有成功,那就采用自旋的方式继续进行CAS操作。

对于上面的方法参数需要特殊解释一下,要不然真的会很懵逼:

compareAndSwapInt()希望达到的目标是对于var1对象,如果当前的值var2和底层的值var5相等,那么把它更新成后面的值(var5+var4).

希望大家能够理解清楚,更重要的是小编不要理解错误了,如果存在问题,希望大佬私信不当之处,及时改正。

原子性底层实现核心思想是:CAS,但是CAS中存在ABA问题。

compareAndSet是首先检查当前引用是否等于预期引用,并且当前标志是否等于预期标志,如果全部相等,则以原子方式将该引用和该标志的值设置为给定的更新值。

何为ABA呢???

如果一个值原来是A,变成了B,又变成了A,那么使用CAS进行检查时会发现它的值没有发生变化,但是实际上却变化了。这就是CAS的ABA问题。

那面对ABA问题,大家是想着如何解决呢???可以思考一下数据库中乐观锁机制,版本号。故JDK引出AtomicStampedReference…

AtomicStampedReference

先看下这个类的方法,大家要注意翻译注释,理解各个参数的含义

  1. /**
  2. * Atomically sets the value of both the reference and stamp
  3. * to the given update values if the
  4. * current reference is {@code ==} to the expected reference
  5. * and the current stamp is equal to the expected stamp.
  6. *
  7. * @param expectedReference the expected value of the reference
  8. * @param newReference the new value for the reference
  9. * @param expectedStamp the expected value of the stamp
  10. * @param newStamp the new value for the stamp
  11. * @return {@code true} if successful
  12. */
  13. public boolean compareAndSet(V expectedReference,
  14. V newReference,
  15. int expectedStamp,
  16. int newStamp) {
  17. Pair<V> current = pair;
  18. return
  19. expectedReference == current.reference &&
  20. expectedStamp == current.stamp &&
  21. ((newReference == current.reference &&
  22. newStamp == current.stamp) ||
  23. casPair(current, Pair.of(newReference, newStamp)));
  24. }

此方法会检查当前引用是否等于预期引用,并且当前标志是否等于预期标志;

如果全部相等,则以原子方式将该引用和该标志的值设置为给定的更新值。

可见性

简单划下重点:

什么是线程间的可见性?

一个线程对共享变量值的修改,能够及时的被其他线程看到。

什么是共享变量?

如果一个变量在多个线程的工作内存中都存在副本,那么这个变量就是这几个线程的共享变量。

什么是java内存模型?(Java Memory Model,简称JMM)

JMM描述了java程序中各种变量(线程共享变量)的访问规则,以及在JVM中将变量存储到内存和从内存中读取出变量这样的底层细节。

规则1:

  1. 所有的变量都存储在主内存中
  2. 每个线程都有自己独立的工作内存,里面保存该线程使用到的变量的副本(主内存中该变量的一份拷贝)

规则2:

  1. 线程对共享变量的所有操作都必须在自己的工作内存中进行,不能直接从主内存中读写
  2. 不同线程之间无法直接访问其他线程工作内存中的变量,线程间变量的传递需要通过主内存来完成。

有序性

有序性是指程序在执行的时候,程序的代码执行顺序和语句的顺序是一致的。

为什么会出现不一致的情况呢?—重排序

在Java内存模型中,允许编译器和处理器对指令进行重排序,但是重排序过程不会影响到单线程程序的执行,却会影响到多线程并发执行的正确性。

对于有序性,小编之前读过周志明的《深入理解Java虚拟机》书中是这样介绍有序性的:

Happends-Before原则

  1. 程序次序规则:一个线程内,按照代码顺序,书写在前面的操作先行发生于书写在后面的操作;
  2. 锁定规则:一个unLock操作先行发生于后面对同一个锁lock操作;
  3. volatile变量规则:对一个变量的写操作先行发生于后面对这个变量的读操作;
  4. 传递规则:如果操作A先行发生于操作B,而操作B又先行发生于操作C,则可以得出操作A先行发生于操作C;
  5. 线程启动规则:Thread对象的start()方法先行发生于此线程的每个一个动作;
  6. 线程中断规则:对线程interrupt()方法的调用先行发生于被中断线程的代码检测到中断事件的发生;
  7. 线程终结规则:线程中所有的操作都先行发生于线程的终止检测,我们可以通过Thread.join()方法结束、Thread.isAlive()的返回值手段检测到线程已经终止执行;
  8. 对象终结规则:一个对象的初始化完成先行发生于他的finalize()方法的开始;

对于线程的可见性和有序性的理解,需要建立Java内存模型在基础上理解和思考,虽然理解起来有点抽象,每次读到系列文章,都是能收获不同的知识点,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哈哈,,,继续加油吧!!!向每一位正在努力的程序员致敬!!!

参考资料

  • 《Java高并发编程实战》
  • 《Java并发编程》
  • 多线程安全性和Java中的锁

发表评论

表情:
评论列表 (有 0 条评论,122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

相关阅读

    相关 线安全问题

    我们把⼀段代码想象成⼀个房间,每个线程就是要进⼊这个房间的⼈。如果没有任何机制保证,A进⼊房间之后,还没有出来;B 是不是也可以进⼊房间,打断 A 在房间⾥的隐私。这个就...

    相关 线安全问题

    一、线程安全 VS 线程不安全? 线程安全指的是代码若是串行执行和并发执行的结果完全一致,就称为该代码是线程安全的。 若多个线程串行执行(单线程执行)的结果和并发执行的

    相关 线安全问题

    定义 > 首先大家需要思考一下何为线程安全性呢??? 《Java并发编程实战》书中给出定义:当多个线程访问某个类时,不管运行时环境采用何种调度方式或者这些线程将如何交替

    相关 线安全问题

    线程安全就是多线程访问时,采用了加锁机制,当一个线程访问该类的某个数据时,进行保护,其他线程不能进行访问直到该线程读取完,其他线程才可使用。不会出现数据不一致或者数据污